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功能需求、施工工艺以及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来进行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划分方法和分界依据:
1. 设计要求:
地基:通常指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层或岩层,包括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基础:指将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部分,如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等。
2. 施工工艺:
地基处理:如地基加固、换填、压实等。
基础施工:如垫层、基础垫石、基础梁、柱、墙等。
3. 分界依据:
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图纸中地基与基础的不同部分进行划分。例如,设计图纸中明确标注了地基处理范围和基础施工范围。
施工顺序:通常先进行地基处理,然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材料与工艺:地基处理可能涉及土工合成材料、水泥土、砂石等,而基础施工则可能涉及混凝土、钢筋等。
质量要求: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在质量要求上有所不同,如地基处理可能更注重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而基础施工则更注重结构的刚度和耐久性。
具体分界如下:
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的分界:当地基处理完成,达到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与主体结构施工的分界:当基础施工完成,达到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后,即可开始主体结构施工。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要求进行调整。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