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需要符合以下要求:
1. 均匀分布:监测点应均匀布置在基坑周边,避免在某一局部区域过于密集或稀疏。
2. 代表性:监测点应选择在可能产生最大沉降或沉降变化显著的区域,如基坑边缘、转角、地质条件变化处等。
3. 数量要求:监测点的数量应满足对基坑沉降进行有效监控的需要,一般而言,监测点间距不宜超过20米,且不少于3个监测点。
4. 位置选择:
基坑边缘:应沿基坑边缘布置监测点,间距一般为2-5米。
地质条件变化处:在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方,如不同土层界面、软弱地基等,应增加监测点。
建筑物附近:在邻近建筑物或重要设施附近,应布置监测点,以监控其对沉降的响应。
5. 监测点固定:监测点应固定在稳定的位置,确保在监测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
6. 监测点标识:每个监测点应有明显的标识,便于监测和记录。
7. 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施工进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一般而言,施工初期应加密监测,后期可适当减少。
8. 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定期进行校准。
9. 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基坑施工提供依据。
10. 监测结果反馈: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