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被称为“曲”,主要是因为它在文学形式上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词和曲子,并形成了独特的曲艺形式。
“曲”在古代文学中,原本是指音乐曲调的歌词,与“诗”、“词”相对应。诗主要是吟咏的,词则更注重抒情,而曲则更加注重音乐性和舞蹈性。元曲是在宋金时期曲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既有词的抒情性,又有曲的舞蹈性和音乐性。
具体来说,元曲之所以叫“曲”,有以下几个原因:
1. 音乐性:元曲与音乐紧密相连,曲调丰富,旋律优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因此,它被称为“曲”。
2. 舞蹈性:元曲在表演时往往伴随着舞蹈动作,具有很强的舞蹈性。这种舞蹈性与曲调、歌词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文学性:元曲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其歌词优美,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4. 形式多样:元曲的形式多样,包括散曲、杂剧等,这些形式都以“曲”为基本元素,因此统称为“元曲”。
综上所述,元曲之所以叫“曲”,是因为它在音乐、舞蹈、文学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曲”成为元曲的代名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