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在我国,校外培训机构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法合规办学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在办学过程中存在诸多违规行为,如无证办学、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等。为了维护教育秩序,保障学生权益,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不合法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查处。以下是关于不合法校外培训机构查处依据的常见问题解答。
一、无证办学如何查处?
无证办学是指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无证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法查处,具体措施包括:
- 责令停止办学活动,并没收违法所得;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虚假宣传如何查处?
虚假宣传是指校外培训机构在招生过程中,通过夸大办学实力、虚构教学成果等手段误导学生和家长的行为。针对虚假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具体措施包括:
- 责令停止发布虚假广告,并处以罚款;
- 对负有责任的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超范围经营如何查处?
超范围经营是指校外培训机构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与办学许可范围不符的教育教学活动。针对超范围经营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具体措施包括:
- 责令停止超范围经营活动,并处以罚款;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
四、违规收费如何查处?
违规收费是指校外培训机构在收费过程中,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收取不合理费用等行为。针对违规收费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具体措施包括:
- 责令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安全隐患如何查处?
安全隐患是指校外培训机构在办学过程中,存在消防、食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教育行政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具体措施包括:
- 责令立即整改安全隐患;
-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