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电流与电路的重点难点?
难点1:电路连接 电路的连接是电学的基础,通常分为三种题型:(1)已知电路图连接实物;(2)由实物连接画电路图;(3)根据要求设计电路。解决这三种题型的关键都是要“会读电路(或实物连接)图”。怎么读电路图呢?我们可以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读出每条支路上的元件(包括分支点和电流的汇合点),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
电路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至少两条,各支路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控制电路,串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各自支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开关分别控制各自支路。
其次,“电流表的测量对象判断”是另一个难点。采用“分合点法”和“电流路径法”相结合,可以快速判断电流表所测元件,解决此类问题。“电压表的测量对象判断”中,可以采用“去源法”或“移点法”来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进而提高解题速度。
初中的物理学习中,电学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尤其是透镜成像、功、滑轮组、功率等内容。电学的学习需要掌握电路图中各电阻、电压、电流及总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这需要通过多做题来实现。
请问为什么电流走s1的那段导线不走有l2的?电流走向优先选择有开关的吗...
1、因为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是导体两端有电压。在题目中当s1s2都闭合时,灯L2被有开关S2的导线并联而短路,使L2两端(图中A与B两点间)没有电压,这样就没有电流通过L2。
2、电路图中电流不经过的原因是因为电阻大小和电路的走向分析。电流是由正极开始,流出。沿着导线 ,碰到分叉就分开,一直流到负极终止。如果要看并联(混联)电路中电流的走向,首先要找出最开始的分流点和最后的合流点,并联(混联)电路中,分流点与合流点之间总有多条支路。
3、考虑S1S2闭合的情况。导线的电阻为零(理想情况,实际为很小的值),通过导线连接的点电势相同。对电势可以这样理解:两点间的电势之差即为两点间电压,即电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绝对值,而电压为相对值。L1两端电势相同,电压为零,故被短路,无电流。
4、在只闭合S1和S2的情况下,电流从正极流回负极必须流过c点,从a流到c何从b流到c,S1这条路只是导线,S2那条路要经过L2这个电阻。电流的短路原则:从一点流到另一点,如果可以走导线,那么电流就一定只流过导线而不走用电器。所以只有L1发光,L2不会发光的。
5、S2与L2成并联形式,电流本来是分走两路的,但是在S2闭合的情况下,因为导线几乎无电阻,电流就完全走导线而不走用电器了,也就是说L2被短路了。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路图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路图如下所示:电阻、电压、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欧姆定律I=U/R,或者U=IR。用文字表达就是在同一电路中,当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在物理学中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图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这是欧姆定律公式I=U/R。变成这样可以帮助你在公式运用中进行变换。
V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这张图形象地反映了一段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V、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和导体的电阻R三者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具体如下。V=IR; I=V/R; R=V/I。其实这些公式是欧姆定律的三种计算式。
如上图。节点1的电位为U1,那么3Ω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2-U1,方向为从左向右(左正右负)。所以(12-U1)/3就是3Ω电阻的电流,与电压保持关联正方向(从左向右),因此为流入节点1的电流。
电容器、电感器、传输线等等,都是电路的电抗元件。假设施加周期性电压或周期性电流于含有电抗元件的电路,则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式变成微分方程。因为欧姆定律的方程只涉及实值的电阻,不涉及可能含有电容或电感的复值阻抗,所以,前面阐述的欧姆定律不能直接应用于这状况。
你好:——★电路图中的 电流、 电阻、 电压三者的关系,可以使用欧姆定律来解释:电流 = 电压 ÷ 电阻。——★电流、 电阻、 电压三者的关系,请看附图所示。图中还有功率与电流、 电阻、 电压相互之间的关系,供参考。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