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的公式是什么?
1、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为x+0.5-(s1-s2-……-sn)/h,其中x代表中位数所在方格的前边界数,例如若该方格表示区间(15~18),则x即为15;s1至sn代表前n个方格的面积总和,也就是频率;h代表中位数所在方格的高度。频率分布直方图是一种统计图表,其横轴表示样本数据的连续可取数值,纵轴则表示频数/组距。
2、平均数 = Σ(数据点值 × 频率) / 总频率 众数:众数是指频率最高的数值,即直方图中最高的柱子对应的数值。你可以简单地找到直方图中最高的柱子,并确定该柱子对应的数值即可。 中位数: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升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3、中位数=x+0.5-(s1-s2-……-sn)/h 其中x表示中位数所在的那个方格的前边界数,例如这个方格表示在(15~18)那么x表示15,括号里面表示在这个方格前面的所有方格的面积,也就是频率,h表示中位数所在的方格的高。
高中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怎么求
高中阶段,当我们需要通过频率分布直方图来估计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时,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比如,假设样本数据落在(6,10)区间的频率为0.08×4=0.32,那么这个区间的频数即为0.32×200=6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众数是指频率最高的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若样本数据落在(6,10)区间内的频率为0.08×4=0.32,则对应的频数为0.32×200=64个数据点。众数定义为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最高矩形的底边中点横坐标,观察图形后可发现中间矩形最高,对应10与14的中点12,因此众数为12。
估算中位数:使用以下公式估算中位数:中位数 = / 下一个矩形的频率 × 组距 + 该矩形左边界值。其中,“下一个矩形的频率”是指停止累加后的下一个矩形的频率,“组距”是指该矩形的宽度,“该矩形左边界值”是指停止累加时的矩形左边界。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的求解方法如下: 理解中位数的定义: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如果数据量是奇数,则中位数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量是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侧和右侧的面积应相等,各占总面积的50%。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