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沿革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朝时期(公元581年—618年),当时被称为北平,这一名称源自《隋唐演义》中对罗艺(北平王罗艺)的记载。然而,北京真正的命名始于1427年,明朝将其定为都城,从此北平之名被北京取代,这一转变历时近60年。进入民国时代,1928年6月20日,北平再次被更名为北平市。
北京最早于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称北平(见《隋唐演义》当中称罗艺为北平王,即北平王罗艺--罗成他爹),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年。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明朝洪武元年,即1368年9月12日,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北平第一次成为北京的名称。后明成祖朱棣迁都,作为明朝的都城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司”,此为今名之始。
年6月,北平特别市改为北平市,降格为河北省的省辖市。半年后又重新升格为院辖市(相当于今日的直辖市)。北京城内被划分为10个区。城东的大兴县署迁到北京城南的黄村,从此大兴就成了北京的一个郊区县。
原因: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1930年6月,设北平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关键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北平这个名称的由来 据北京档案史料记载,1368年(洪武元年)9月12日,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徐达北征,攻占元朝都城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并将大都改名为北平府。
隋唐时的北平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总的来说,隋唐时期的北平即现在的北京,这座城市历经千年的发展,始终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北京。北京最早于隋朝(公元581年—618年)称北平(见《隋唐演义》 当中称罗艺为靖边北平王,即北平王罗艺[罗成父]),后于1427年作为明朝的都城改名为北京,北平早于北京近600年。民国时于1928年6月20日又改为北平市。
北平府是现在的河北省卢龙县,隋唐时期大概管辖秦皇岛、唐山两个市,卢龙为都城叫做北平府。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朝时期(公元581年—618年),当时被称为北平,这一名称源自《隋唐演义》中对罗艺(北平王罗艺)的记载。然而,北京真正的命名始于1427年,明朝将其定为都城,从此北平之名被北京取代,这一转变历时近60年。进入民国时代,1928年6月20日,北平再次被更名为北平市。
你好!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在隋唐时代的旧称北平县,虽然跟北京没有关系,但是现在很多顺平的特产也在北京买,也算是一种关系吧。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这里被称为蓟,是燕国的国都,有时也被称作燕蓟。到了秦汉时期,这一地区归属北平郡管辖,北平郡又分为右北平郡和左北平郡,右北平郡即为现在的北京,而左北平郡则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隋唐时期,这一区域的名字改为了幽州。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