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王世贞传原文及翻译
1、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诗社,又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
2、王世贞启程赴京师,迁升为刑部郎中。王世贞的妹妹王氏嫁太学生张希九。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王世贞的父亲王忬改任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十一月,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三月,王世贞的父亲王忬进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保定。秋,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乡试落榜。
3、王世贞的父亲王忬(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泺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大牢,等待处决。王世贞去职离官,奔赴京城,和弟弟世懋跪倒在严嵩门前,痛哭流涕,请求严嵩宽恕。严嵩暗地里维持着王忬死刑原判,却常常以谎言宽慰王氏兄弟。
4、迟暮:晚年。识者谓先生之文,至是始论定,而弇州之迟暮自悔,为不可及也。——出自《明史》卷二八七《文苑传》翻译:社会上有见识的权威人士对归有光先生文学成就的评价,至此才有定论,而王世贞的晚年自悔,已经来不及了。【扩充】王世贞曾评价归有光:“唯妄故庸,未有妄而不庸者也。
5、文章翻译:这篇文章出自《四库提要》考证自古以来文集的丰富程度,没有比得过王世贞的人。他模仿秦汉文学,和前七子的路道一样。但是论博览各类典籍、熟习历史各种旧制、名人轶事,那么后七子比不上他,前七子也比不上,更不要说广续诸子了。
古文翻译
1、译文:西山脚下有蝴蝶泉的奇怪事,我听说很久了,等到今天有当地人指引说在西边,于是让我仆人挑行李先去三塔寺,去何巢阿歇息的僧舍,而我自己从村南去山脚下奔去。原文: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译文:走了半里,看见淙淙流动的清泉,沿着它往上朝西边走了半里,到达山脚下。
2、宋定伯捉鬼,古文翻译 [原文]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
3、归白赵云:适视婢疮口在左手,拒刃者必以右手。盖与仆有私,窃器与之,以刃自伤,谬称有贼;而此仆意思有异于众,是以得之。 翻译:有一次,韩王府中突然有数件银器遭人盗取,管银器的婢女大喊捉贼时,被贼人砍伤手腕。
窦俨字望之文言文
1、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既冠,举晋天福六年进士,辟滑州从事。府罢,授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为天平军掌书记,以母忧去职。服除,拜左拾遗。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冤声上达,和气有伤,望加禁止。上从之。显德元年,加集贤殿学士,判院事。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
2、窦俨暗示天子在上,诸侯应当各守法度,都下令去掉,然后宣布传达皇帝的命令。 尤其善于推算星象,预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时担任谏官,窦俨曾对他们说:丁卯年五星聚集在奎宿,从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遗能见到,我是看不到了。
3、窦俨性情平易旷达,喜爱贤才乐于行善,身居帝王藏书之所共十几年。所撰《周正乐》成书一百二十卷,诏令收藏在史阁;他的《通礼》未来得及编纂就去世了。有文集七十卷。窦俨与窦仪特别有才华,面对美景观览古迹,都写成诗歌,互相唱和达二百篇,多用道义互相督促鼓励,都收在文集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