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是儒家学派的一种学术态度和学风,由孔子提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意思是孔子主张传承和弘扬古代文化,尊重并信奉古代的道德和学术,但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不主张创新或创造新的学说,而是专注于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整理、阐释和传承。
具体来说,这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述而不作:孔子认为,自己的责任在于对前人的思想、文化进行整理和传承,而不是创造新的理论或体系。这种态度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2. 信而好古:孔子强调对古代文化和学术的信任和热爱,认为古代的智慧是宝贵的,应该继承和发扬。
这种学风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影响深远,许多学者都遵循了这一原则,致力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