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后施工方进行结算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变更申请:
施工方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向监理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应详细说明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对工程量和成本的影响等。
2. 变更审批:
监理单位对施工方的变更申请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审批通过后,监理单位发出变更通知,明确变更内容、变更范围和变更后的工程量。
3. 设计变更:
设计单位根据监理单位的变更通知,对变更部分进行设计调整,并出具设计变更图纸。
4. 施工变更:
施工方根据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变更通知,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调整。
施工方应确保变更后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5. 工程量确认:
施工方根据变更后的设计图纸和实际施工情况,重新计算变更部分的工程量。
施工方应提供详细的工程量计算书,包括变更部分的工作量、材料消耗量等。
6. 价格确认:
施工方根据合同约定和现行市场价格,确定变更部分的工程单价。
若合同未明确,应参照类似工程或市场价格进行确定。
7. 编制结算书:
施工方根据工程量、单价和变更内容,编制变更部分的工程结算书。
结算书应包括变更部分的工作量、材料消耗量、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
8. 结算审核:
监理单位对施工方编制的结算书进行审核,确保结算内容的准确性。
若监理单位对结算书有异议,可要求施工方进行解释或重新计算。
9. 结算审批:
项目业主对监理单位审核通过的结算书进行审批。
审批通过后,项目业主与施工方签订变更结算协议。
10. 结算支付:
项目业主根据变更结算协议,按照合同约定和支付进度,向施工方支付变更部分的工程款。
在整个结算过程中,施工方应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业主保持良好沟通,确保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施工方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确保结算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