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等级赋分是一种将原始分数转换为等级分数的方法,主要用于某些科目,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不同省份和不同科目可能有不同的赋分规则,以下以某省的高考语文科目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该省高考语文原始分数满分为150分,等级赋分采用以下规则:
1. 将原始分数分为5个等级:A、B、C、D、E。
2. 每个等级的分数段如下:
A等:原始分数在135-150分之间;
B等:原始分数在120-134分之间;
C等:原始分数在105-119分之间;
D等:原始分数在90-104分之间;
E等:原始分数在75-89分之间。
等级赋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1. 确定考生原始分数所在的等级。
2. 根据所在等级的分数段,计算等级分数。
3. 等级分数的计算公式为:等级分数 = 原始分数 该等级最低分数 + 该等级最高分数。
举例说明:
假设考生小明的语文原始分数为132分,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等级分数。
1. 小明的原始分数在B等级分数段(120-134分)内,所以他的等级为B。
2. 根据B等级的分数段,最低分数为120分,最高分数为134分。
3. 计算小明的等级分数:等级分数 = 132 120 + 134 = 146分。
因此,小明的语文等级分数为146分。等级分数并非实际得分,而是用于高校录取时的参考。不同高校和专业对等级分数的要求不同,考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