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HPLC)梯度洗脱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它通过改变流动相的组成(通常是溶剂和缓冲液的混合比例)来改变分离效果。以下是设置高效液相色谱梯度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梯度程序:
起始条件:设定流动相的初始组成,通常为流动相A(通常是水或水与酸/碱的混合物)和流动相B(通常是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等)的比例。
终止条件:设定梯度达到的最终组成,即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比例。
梯度斜率:决定从起始条件到终止条件所需的时间,斜率越高,梯度变化越快。
梯度停留时间:在特定梯度比例下停留的时间,以优化分离效果。
2. 优化梯度程序:
根据待分离物质的性质(如极性、分子量等)和色谱柱的特性(如固定相类型、孔径等)来调整梯度程序。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梯度程序,可能需要多次尝试。
3. 设置梯度洗脱:
使用色谱仪的软件或手动设置梯度洗脱程序。
确保梯度程序符合实验要求,包括起始条件、终止条件、梯度斜率和停留时间。
4. 检查梯度系统:
在进行梯度洗脱之前,检查梯度泵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使用梯度混合器或手动混合流动相,确保梯度洗脱的准确性。
5. 实施梯度洗脱:
启动色谱仪,开始梯度洗脱。
监控色谱峰的分离效果,必要时调整梯度程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梯度洗脱设置示例:
起始条件:流动相A(水): 流动相B(乙腈)= 90:10
终止条件:流动相A(水): 流动相B(乙腈)= 50:50
梯度斜率:从0到30分钟,线性梯度从90:10变为50:50
梯度停留时间:在50:50比例下停留5分钟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梯度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调整。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