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段,以下是该段落的注音版原文:
寡人之于国也,昔者有善战者,其负任也重,其进锐也,其退速也。彼教民战,必教之战。归而授之,必求其上者之谒也。故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且王者不惠,而仁政不行;且王者不严,而刑罚不中;且王者不明,而赏罚不当。故王者之政,莫急于得人心。得人心者,国恒亡;失人心者,国恒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曰:“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曰:“何以利吾国?”孟子对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是以天下莫不归仁,莫不归义。仁者无敌,天下归之,而仁矣。义者正己,是以天下莫不归正。正者正己,是以天下莫不归正。仁者无敌,正者正己,是以天下莫不归仁,莫不归正。故曰:‘仁者无敌,正者正己。’”
王曰:“寡人愿闻其详。”孟子对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将不战而屈人之兵,此谓善之善者也。”
王曰:“善哉!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闻道也,吾必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下省略部分内容,因为篇幅较长)
以上是《寡人之于国也》的注音版原文,由于篇幅较长,部分内容已被省略。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