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细则》是中国针对煤矿水害防治工作制定的一系列具体规定和措施,旨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煤矿防治水细则内容:
1. 防治水规划与设计:
煤矿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必须充分考虑水害防治问题,制定相应的防治水规划。
需要编制详细的防治水设计,包括排水系统、防水系统、观测系统等。
2. 水文地质调查:
煤矿应进行详细的水文地质调查,了解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对含水层、导水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勘查。
3. 监测与预报:
建立完善的水文地质监测系统,对矿井水情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预报可能发生的水害。
4. 排水系统:
煤矿应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确保在发生水害时能够及时排出矿井水。
排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和备用能力。
5. 防水措施:
采用各种防水措施,如注浆堵水、井壁防水、防渗漏等。
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防水管理,防止水害发生。
6. 应急处理:
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救援程序。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
7. 教育培训:
加强对煤矿职工的防治水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防治水措施落实到位。
8. 技术装备:
提高煤矿防治水的技术装备水平,采用先进的监测、排水、防水设备。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
9. 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煤矿防治水的法律法规,确保防治水工作依法进行。
这些细则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基本要求,各煤矿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水措施,并严格执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