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发包行为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程发包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违法发包行为:
1. 无资质或超资质发包: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或超出了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
2. 违法分包:包括转包、再分包等违法行为。如施工单位将承接的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或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3. 不公开招标:对于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工程,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委托或者指定施工单位。
4. 规避招标:通过设立虚假项目、肢解工程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标。
5. 限制投标: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如要求投标人必须具备特定资质、要求提供额外证明材料等。
6. 虚假招标:在招标过程中提供虚假材料,误导评标委员会。
7. 串通投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8. 恶意低价中标:投标人恶意压低投标报价,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9. 拖欠工程款:建设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导致施工单位无法正常开展施工。
10. 违法使用工程款:将工程款挪作他用,违反了资金使用的相关规定。
这些违法发包行为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危害公共安全。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发包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禁止和处罚。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