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水域生态保护:
建立健全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严格限制水域周边的工业和农业污染,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开展水域生态修复工程,如水生植物种植、湿地恢复等,提高水域自净能力。
2. 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确保水域生态流量和用水需求之间的平衡。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对水域的依赖。
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缓解部分水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 强化水域污染防治:
加大对水域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
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率。
加强对水域周边企业排放的监管,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标。
4.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开展水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域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鼓励公众参与水域保护志愿活动,共同维护水域生态环境。
建立水域环境保护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监督和举报污染行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