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考研名词解释如下:
1. 农业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2. 农业技术进步: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过程。
3. 农业产业化: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农民合作社和农户为基础,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4.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在满足当代人农业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农业需求的能力,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5. 农业政策:指国家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6. 农业现代化:指在农业领域实现科学化、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过程。
7. 农业投入品: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农产品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如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
8. 农业生产成本: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物质费用、人工费用、土地费用等。
9. 农业经济组织: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经济实体。
10. 农业产业结构:指在一定时期内,农业内部各产业、各产品之间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11. 农业市场:指农业产品和服务交易的场所和领域,包括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业技术市场等。
12. 农业风险管理: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农业收益稳定的过程。
13. 农村金融:指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活动。
14. 农村土地制度:指国家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流转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由农民自愿组成,以共同经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特征的集体经济组织。
这些名词在农业管理考研中经常出现,对于理解农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