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的“目”是计算胜负的单位,以下是围棋中计算目的基本方法:
1. 死活计算:首先需要判断棋局中哪些棋子是活的,哪些是死的。活棋是指能够通过提子或连接其他活棋而保持不死的棋子。死棋是指无法通过任何方式逃脱的棋子。计算目数时,活棋的数目直接作为目数,死棋则不计入目数。
2. 提子计算:在围棋中,如果一方通过提子使对方某处棋子全部被提,那么这部分棋子所占据的空地(即提子点周围未被对方占据的空地)的目数,将归提子方所有。
3. 双方实地:实地是指双方棋子直接占据的空地。计算双方实地时,从棋盘的四个角开始,每个角算作一个“大目”,即2目;然后是边上的空地,每条边上的空地算作1目。
4. 双方领地:领地是指通过围空得到的空地。计算领地时,需要考虑双方的领地面积,以及领地中是否有死子。
5. 目数计算公式:
活棋:直接计算活棋的数目。
领地:领地面积减去领地中的死子数目。
实地:四个角各算2目,每条边算1目。
6. 最终计算:将双方实地和领地计算出的目数相加,得到总目数。然后,从总目数中减去双方所走的棋子数(因为每走一步棋都会占用一个空地),最后得到的就是双方各自应得的目数。
7. 双方交换:在计算目数时,如果双方在某一区域进行了交换,那么这部分交换的目数将按照双方交换时的约定来计算。
围棋中的目数计算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规则和约定而有所不同,以上方法主要适用于日本规则。在中国规则中,计算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