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被某个单位接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手续:
1. 档案移交申请:
提交档案移交申请,说明档案的性质、数量、来源等基本信息。
2. 档案审查:
接收单位对档案进行审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签订协议:
双方根据档案的性质和内容,签订档案移交协议,明确档案的接收、保管、使用等条款。
4. 档案登记:
接收单位对档案进行登记,包括档案的编号、名称、卷号、数量、来源等。
5. 档案交接:
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档案的正式交接。交接过程中应有人在场见证。
6. 档案保管:
接收单位按照档案的保管要求,对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存放等。
7. 档案使用:
根据档案的使用规定,对档案进行查询、借阅等操作。
8. 档案安全:
接收单位要确保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或泄露。
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档案整理:将档案按照类别、时间、主题等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2. 档案目录编制:编制档案目录,方便查找和检索。
3. 提交档案:将整理好的档案及目录提交给接收单位。
4. 接收单位审核:接收单位对档案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双方进行签字确认。
5. 档案归档:接收单位将档案归档到相应的档案库房。
6. 档案利用:根据档案利用规定,为有关单位和个人提供档案服务。
具体的手续可能会因地区、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咨询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