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审核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审核方法,它将审核工作按照不同的层次和范围进行划分,以确保全面、系统地评估组织的管理体系。以下是分层审核的一般步骤:
1. 确定审核目标:
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包括审核的对象、时间、地点等。
2. 成立审核小组:
根据审核范围和目标,组建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审核小组。
3. 划分审核层次:
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层面):主要审核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第二层次(部门层面):审核各个部门的具体管理活动和过程,如生产、采购、销售等。
第三层次(过程层面):审核具体的过程,如生产过程、检验过程等。
4. 制定审核计划:
根据审核层次,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审核时间、地点、审核内容、审核方法等。
5. 实施审核:
按照审核计划,进行现场审核。
第一层次审核:主要审查管理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
第二层次审核:主要审查部门的管理活动和过程,如生产计划、采购流程等。
第三层次审核:主要审查具体的过程,如生产过程、检验过程等。
6. 收集证据:
在审核过程中,收集与审核目标相关的证据,如文件、记录、数据等。
7. 分析评价:
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判断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
8. 编写审核报告:
根据审核结果,编写审核报告,包括审核发现、不符合项、改进建议等。
9. 跟踪改进:
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要求组织进行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效果。
10. 持续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持续改进组织的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分层审核有助于提高审核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组织的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系统的评估。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