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成语,传承千年智慧
晋国,古称晋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诸侯国之一。晋国成语作为中国古代成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智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晋国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
1.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因与蔺相如不和而失宠,后廉颇深感愧疚,遂负荆请罪,表示愿意改正错误。此成语比喻向人认错赔罪,表示诚恳的道歉。
2. 鹏程万里
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描述大鹏鸟飞翔的壮丽景象,比喻前程远大,志向高远。
3. 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出自《论语·子路》。形容事先已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考虑,做事有把握。
4.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5.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双方相争,使第三方从中得利。
6. 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7.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自不量力。
8.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在逆境中才能看出人的真正品质。
9.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10.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