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文拯是在哪一个皇帝手下做官?
包拯是在宋仁宗赵祯的手下做官,具体是在景佑年间。景佑是宋仁宗赵祯的一个年号,使用时间为1034年到1038年11月。在宋景佑四年(1037年),包拯被任命为天长(安徽天长)知县,期间表现出了卓越的政绩。任期结束后,他被调任到端州(广东肇庆)担任知州。
包文拯是在赵祯手下做官 景佑,是指1034年到1038年11月,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宋景佑四年(1037),包拯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 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
所以历史上真的有包拯这个人 这个人确实干国当着皇帝的面和皇帝争吵一点不给皇帝面子而且皇帝没有怪罪他这些事情(因为宋朝的文官地位相当高,皇帝对待文臣也很包容),但是这个人绝对没有杀过驸马,我们看到的故事中的包拯只是一个传说,一人百姓心目中的清官的样本,故事中的包拯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问题一:包公祠在哪? 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公书院,故名为包公祠。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
包拯在端州做了什么官?
1、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年),四十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属广东肇庆)知府,后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2、包拯在端州的官职是知州。包拯是北宋名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位清官。包拯在42岁时做了端州的知州,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而这个端州,也就是今天广东省的肇庆市, 那一年是公元1040年。
3、包拯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包拯担任的官职来看。比如1027年,包拯担任大理评事,相当于现在的县长。1041年,包拯转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包拯担任了哪些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1043年,包拯先后担任殿中丞、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
包公几时在肇庆上过任
1、公元1040年到1042年。(广东省肇庆在包拯任职时名叫“端州”,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冬十月,更名“肇庆府”,1949年11月,首设县级肇庆市,后几经并撤。1988年3月,肇庆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原肇庆地区改称肇庆市,原肇庆市改为端州区,为肇庆市的城区。
2、他在42岁时担任端州知州,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州一级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端州即今天的广东省肇庆市,那是公元1040年。包拯到端州时,正值端州瘟疫流行,整个地区变成了一个疫区。包拯和当地一位老进士研究利用中草药治病,但中草药只能治愈病症,不能根治瘟疫。
3、包拯在任内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严格,扬善惩恶,任职开封府尹期间,京师奸佞大为收敛,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4、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於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馀。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於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5、先任天长县知县,后又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名砚——端砚,作为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由于过粗官吏大量贪污,每年进贡端砚数不断增加,人民不堪负担。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规定数进贡,任何官员不得加码、贪污,一扫往日贪风,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包拯自己后来在离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