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期,消炎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以下是一些当时常用的消炎药物:
1. 阿司匹林(Aspirin):这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主要用于减轻疼痛、发热和炎症。
2. 水杨酸钠(Sodium Salicylate):与阿司匹林类似,也是一种水杨酸衍生物,具有消炎、镇痛和退热作用。
3. 保泰松(Phenylbutazone):这是一种较强的非甾体抗炎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炎症性疾病。
4. 氨基比林(Aminopyrine):这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但由于副作用较大,现在已很少使用。
5. 扑热息痛(Paracetamol,又称对乙酰氨基酚):虽然主要用于解热镇痛,但在消炎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6. 金制剂(Gold compounds):如金诺芬(Auranofin)等,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7.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如泼尼松(Prednisone)等,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长期使用会有较多副作用。
这些药物在二战前期的使用受到当时医学水平的限制,且副作用较大。随着医学的发展,现在已有更多更安全有效的消炎药物。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