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动因(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和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成本管理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分析成本和制定决策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定义:
作业动因:指导致作业发生的因素,即作业执行的原因。它关注的是作业本身,而不是成本。
成本动因: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即成本产生的原因。它关注的是成本,而不是作业。
2. 目的:
作业动因:用于识别和分配成本到不同的作业上,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成本动因:用于将成本分配到产品、服务或客户上,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产品、服务或客户的价值。
3. 应用范围:
作业动因:应用于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旨在识别和分配作业成本。
成本动因:应用于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如标准成本计算、变动成本计算等。
4. 关联性:
作业动因与作业相关,关注作业的执行和完成。
成本动因与成本相关,关注成本的产生和分配。
5. 举例:
作业动因:例如,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人工小时、物料消耗等。
成本动因:例如,机器小时、人工小时、物料消耗等成本分配到产品上的比例。
总结:
作业动因关注作业本身,而成本动因关注成本的产生和分配。作业动因用于作业成本计算,而成本动因用于多种成本计算方法。两者在成本管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共同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和分配成本。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