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诗派的名词解释_源起_艺术风格_历史意义
茶陵诗派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使诗歌呈现出清新淡雅和苍凉沉郁两种风格倾向,又由于受李东阳格调说的影响,格律谨严。(一)清新淡雅 茶陵诗派不再局限于台阁体诗雍容平雅的风格,他们对当时的险恶的仕途感到力不从心,试图寻找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出路,将目光投向下层农民的日常生活。
自然清新、意趣横生,不刻琢,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茶陵诗派的源起:明成化、弘治以后,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加深,官场日益腐朽,社会动荡不安。在严重的内忧外患面前,专以粉饰太平为己任、脱离社会现实生活的“台阁体”文风已经无法继续维持,诗坛急需新的诗歌创作理论来指导诗歌的创作与发展。
茶陵诗派的名词解释
1、李东阳是茶陵人,故此派被称为茶陵派。当时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台阁体文风的阿谀粉饰已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茶陵派以其锐意进取的精神,针对台阁体的卑冗委琐,提出了“轶宋窥唐”,主张诗学汉唐,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旨在洗涤台阁体单缓冗沓的风气,为文坛注入新活力。
2、茶陵诗派对个人情感的关注和对民生的关心,使诗歌呈现出清新淡雅和苍凉沉郁两种风格倾向,又由于受李东阳格调说的影响,格律谨严。(一)清新淡雅 茶陵诗派不再局限于台阁体诗雍容平雅的风格,他们对当时的险恶的仕途感到力不从心,试图寻找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出路,将目光投向下层农民的日常生活。
3、茶陵派(网络整理版)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诗歌流派,因该派首领李东阳为茶陵人,故称。
4、名词解释:楚辞——是诗体名,指战国时代的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时所使用的一种诗歌样式,是《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屈原的《离骚》是代表作,因此后人又称之为骚体。
5、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讲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