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在定义、评价标准和目标上有所区别。
1. 定义:
一流大学:这个概念较为宽泛,通常指的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这个评价标准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官方定义。
“双一流”大学:全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2015年12月由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这个概念有明确的官方定义和评价标准。
2. 评价标准:
一流大学:评价标准较为模糊,通常包括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
“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较为明确,包括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
3. 目标:
一流大学: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
“双一流”大学: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4. 数量:
一流大学:数量众多,没有官方统计数据。
“双一流”大学: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共有42所高校和95个学科入选。
总结来说,一流大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而“双一流”大学是一个有明确定义和评价标准的概念。两者的目标都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但“双一流”大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