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的箍筋数量是根据设计规范和梁的受力情况来确定的。根据您提供的信息:
框架梁4肢箍,意味着梁的四周都有箍筋。
下筋4根,表示梁的底部有4根主筋。
上筋支座处5根,意味着梁的顶部在支座附近有5根主筋。
至于内箍筋的数量,通常是指箍筋之间的间距。内箍筋的数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梁的截面尺寸。
2. 设计规范的要求。
3. 梁的受力情况,包括弯矩、剪力等。
在中国规范中,通常有以下几种箍筋间距:
当梁高小于或等于600mm时,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当梁高大于600mm时,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因此,如果没有具体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无法直接给出内箍筋的具体数量。通常,内箍筋的数量是每隔一定间距设置一根,具体间距需要根据上述规范来确定。
例如,如果梁高为600mm,且箍筋间距为150mm,那么每侧的内箍筋数量为:
梁底:600mm / 150mm = 4根(不包括下筋)
梁顶:600mm / 150mm = 4根(不包括上筋支座处的5根)
因此,每侧的内箍筋数量为4 + 4 = 8根。
请注意,以上计算仅供参考,实际工程中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来确定箍筋的具体数量和间距。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