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审核表是用于确保工作流程、项目执行或产品质量达到规定标准的一种管理工具。它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审核目的:明确本次审核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2. 审核范围:说明审核涉及的具体范围,包括审核对象、时间、地点等。
3. 审核依据:列出审核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等。
4. 审核程序:
审核准备:包括审核组成立、审核计划制定、审核前的资料收集等。
审核实施:包括现场审核、资料审核、访谈等。
审核报告: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审核结论等。
5. 审核组成员:列出参与审核的成员及其职责。
6. 审核内容:
人员:审核人员的资格、职责、培训情况等。
管理体系:审核组织的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流程:审核各项流程的执行情况,如生产流程、服务流程等。
产品/服务:审核产品/服务的质量、性能、安全性等。
设备:审核生产、检测等设备的运行状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环境与安全:审核工作环境、安全措施等。
7. 不符合项:
记录不符合项的描述、发生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等。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
8. 纠正措施:
针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包括责任人、整改时间、验证方法等。
9. 预防措施:
针对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预防措施,以防止不符合项的再次发生。
10. 审核结论:
总结审核过程中的发现,对审核对象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
11. 附件:
审核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图片、图表等。
分层审核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审核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