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方法介绍(档位调节、坐标设置、波形调节...
设置时基:将时基调节为1 ms/div,使得一个周期的波形占据一个格子。 设置垂直灵敏度:将垂直灵敏度调节为2 V/div,使波形有效填充屏幕。 触发设置:选择“Auto”模式,设置触发电平为5 V,稳定显示波形。 位置调整:调整垂直和水平位置,将波形居中显示。 波形观察:通过缩放功能详细观察波形各部分。
泰克示波器自动设置调出一个周期波形的方法如下:调节时机档位旋钮:首先,需要调整示波器的时基档位旋钮。这个旋钮控制了波形在水平方向上的展开程度。通过旋转这个旋钮,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时基,使得波形能够完整且清晰地显示在一个或多个周期内。
示波器前面板上的位移(Position)旋钮调节信号波形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旋转水平位移旋钮(标有水平双向箭头)左右移动信号波形,旋转垂直位移旋钮(标有垂直双向箭头)上下移动信号波形。 4 输入通道和输入耦合选择 输入通道选择 输入通道至少有三种选择方式:通道1(CH1)、通道2(CH2)、双通道(DUAL)。
接触器吸合时间示波器的实验原理
接触器吸合时间的示波器实验原理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心,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和分断的。交流接触器有两种工作状态: 失电状态(释放状态) 和得电状态(动作状态)。当吸引线圈通电后,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衔铁被吸合,与衔铁相连的连杆带动触头动作,使常闭触头断接触器处于得电状态。
常开——NO(Normal Open):通常情况下是断开状态,即线圈未得电的情况下断开的。常闭——NC(Normal Close):通常情况下是闭合状态,即线圈未得电的情况下闭合的。常开常闭两种触点是接触器和继电器都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尤其是继电器、PLC。
触头开闭不一样:另外接触器用来接通或断开功率较大的负载,用在(功率)主电路中,主触头可以带有连锁接点以表明主触头的开闭情况。而继电器一般用在电器控制电路中,用来扩展微型或小型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以驱动较大的负载。如可以用继电器的触点去接通或断开接触器的线圈。
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