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用电负荷?
1、计算用电负荷主要依据以下公式: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P30 = Pe × Kd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代表设备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例。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Q30 = P30 × tanφ其中,tanφ为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反映了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2、办公楼的单位用电指标是30~70W/m(du50~100VA/m),该指标可用来计算办公楼的用电量。办公楼的用电量是:面积 ×用电指标。
3、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相加,然后乘以同时运行系数(通常取0.8或0.75),得出的结果即为估算的用电负荷。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式,实际在电气设计中,计算用电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
用电负荷计算?
办公楼的单位用电指标是30~70W/m(du50~100VA/m),该指标可用来计算办公楼的用电量。办公楼的用电量是:面积 ×用电指标。假设一幢3000m的办公楼 那么用电负荷是:3000m × 60W/m=180kW(3000m × 80VA/m=240kVA)(含照明、插座、空调等设备用电)。
用电负荷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和内容:分层统计负荷:照明负荷:每层照明负荷为20个房间,每个房间50W,因此每层照明负荷为1000W。空调负荷:每层空调负荷为20个房间,每个房间3000W,因此每层空调负荷为60000W。插座临时负荷:每层插座临时负荷为20个房间,每个房间100W,因此每层插座临时负荷为2000W。
计算用电负荷主要依据以下公式: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P30 = Pe × Kd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代表设备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例。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Q30 = P30 × tanφ其中,tanφ为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反映了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
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相加,然后乘以同时运行系数(通常取0.8或0.75),得出的结果即为估算的用电负荷。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式,实际在电气设计中,计算用电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要多得多。
电量负荷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将每月的总用电度数除以该月的总用电小时数,得出的结果即为负荷功率的千瓦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计算出的只是平均负荷功率,因为每天的用电器和使用小时数可能不同,同时使用或交叉使用时负荷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计算可能会较为复杂。
用电负荷的计算方法包括需要系数法,该方法通过将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得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中。 利用系数法是另一种计算方式,它通过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班的平均负荷,并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