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制度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保障集体资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以下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组织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管理原则
1. 领导与监督相结合:实行民主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合规。
2. 分级管理:按照集体资产规模和业务范围,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
3. 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手续,确保财务工作有序进行。
4. 依法依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确保财务工作合法合规。
三、财务管理制度
1. 财务计划管理:编制年度财务计划,明确收入、支出、投资等财务指标,报经民主管理组织批准后执行。
2. 收入管理: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确保收入来源合法、合规,及时足额上缴。
3. 支出管理: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支出,确保支出合理、合规。
4. 投资管理: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投资决策程序,确保投资效益。
5. 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清查、登记、盘点,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6. 会计核算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7. 财务报告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报告制度,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及时向民主管理组织报告财务状况。
8. 财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财务制度有效执行。
四、财务人员管理
1. 财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 财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不得泄露财务秘密。
3. 财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五、监督检查
1.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财务制度有效执行。
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定期开展财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民主管理组织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监督,确保财务收支公开、透明。
六、法律责任
1. 违反本管理办法,造成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泄露财务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有关部门应依法予以查处。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与本管理办法不一致的,以本管理办法为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