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支出。这类支出通常不计入成本费用,但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业外支出项目:
1.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如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失。
2. 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对外进行公益性捐赠所发生的支出。
3. 罚款和滞纳金: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而支付的罚款、滞纳金等。
4. 债务重组损失: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失。
5.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
6. 非常损失:如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
7. 盘亏损失: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库存、固定资产等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而产生的损失。
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产生的损失。
9. 处置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损益:处置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所获得的净损益。
10. 政府补助损失:因政府补助退回而产生的损失。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可能对营业外支出的定义和范围有所差异。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根据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会计处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