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动力类和能源动力及自动化两个学科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1. 培养目标:
能源动力类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源动力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能源开发、利用、转换、储存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能源动力及自动化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培养基础上,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在能源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培养能够从事能源动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控制、优化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课程设置:
能源动力类专业:课程设置侧重于能源动力系统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能源动力及自动化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增加自动化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课程,如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3. 实践教学:
能源动力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围绕能源动力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等方面进行,如动力装置、热力设备、流体机械等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能源动力及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在能源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如自动化控制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系统开发等。
能源动力及自动化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培养基础上,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在能源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培养具有自动化设计、控制和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