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上岩石风化界限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以及工程地质评价的要求来进行的。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划分方法:
1. 按风化程度划分:
未风化岩石: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未发生变化,物理力学性质接近新鲜岩石。
微风化岩石: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略有变化,但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一般能作为建筑基础或边坡材料。
中风化岩石: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有明显变化,物理力学性质下降,需要加固处理才能用作建筑基础或边坡材料。
强风化岩石: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质显著下降,一般不能用作建筑基础,但可用于填筑体等。
全风化岩石:岩石已完全风化,失去了原有的结构,不能作为建筑材料。
2. 按物理力学性质划分:
未风化岩石:强度高,变形小,稳定性好。
微风化岩石:强度较高,变形小,稳定性较好。
中风化岩石:强度中等,变形较大,稳定性一般。
强风化岩石:强度低,变形大,稳定性差。
全风化岩石:强度极低,变形大,稳定性极差。
3. 按工程地质评价划分:
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岩石:如未风化、微风化岩石,适用于基础和边坡等。
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的岩石:如中风化岩石,适用于填筑体等。
工程地质条件差的岩石:如强风化、全风化岩石,一般不适用于建筑基础,但可用于填筑体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岩石风化界限进行划分。同时,还应结合现场调查、试验分析等方法,对岩石的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准确评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