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上,象大鲵尾,巴开了三个叉,不知是什么动物。请大神给指导一下...
1、应该是螭龙。也叫螭虎。龙九子之一。据说是喜欢水的。一般呈现虎头,壁虎身体,尾可分叉。招财吉祥之意。古人很喜欢这个形象,多雕刻在玉佩或玉带钩上。瓷器上也有它的形象。
螭虎是什么?
1、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汉以后,螭虎使用的更为广泛。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汉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由此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2、螭虎在古代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象征勇猛的将士:螭虎常被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如汉代班固在《封燕然山铭》中的描述,以及唐代杜甫在《壮游》诗中的提及,都强调了螭虎的勇猛特性。传说中的龙子或器物装饰:螭虎也被视为传说中的龙子之一,或者是器物上龙形的装饰。
3、在古代文化中,螭虎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它被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例如,汉代班固在《封燕然山铭》中写道:“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这里的螭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唐代诗人杜甫在《壮游》诗中也提到:“翠华拥吴岳,螭虎噉豺狼。”这进一步强调了螭虎的勇猛特性。
4、螭虎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龙的一种子嗣,或者说是龙的变形。螭虎通常被描绘为具有龙形特征的神秘生物,它们喜欢文采,因此常常出现在碑文之上。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引用晋代张华《博物志》的逸篇,描述了螭虎的特征:“螭虎形似龙,性好文采,故立于碑文上。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