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备自投和进线备自投是电力系统中两种常见的备用电源切换装置,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保护范围和动作逻辑。
1. 保护范围:
分段备自投:保护范围通常在配电线路的一个或多个分段,即在一段线路上的故障点可以被该装置检测到并触发备用电源的切换。它主要用于保护局部线路或设备,如变电站的馈线段。
进线备自投:保护范围通常是一个变电站的进线,即整个变电站的供电线路。当变电站的进线发生故障时,进线备自投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2. 动作逻辑:
分段备自投:当检测到本分段线路故障时,分段备自投会立即启动备用电源,保证本分段线路的供电不受影响。其动作逻辑主要基于故障电流或故障信号。
进线备自投:当检测到变电站进线故障时,进线备自投会先切断故障进线,然后启动备用电源。其动作逻辑通常包括故障检测、保护动作、电源切换等多个步骤。
3. 应用场景:
分段备自投:适用于对局部线路或设备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变电站的馈线段、重要用户的供电线路等。
进线备自投:适用于对整个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变电站的进线、重要变电站等。
4. 保护等级:
分段备自投:属于较低级别的保护,主要用于提高局部线路或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进线备自投:属于较高级别的保护,主要用于保证整个变电站的供电可靠性。
分段备自投和进线备自投在保护范围、动作逻辑、应用场景和保护等级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选择合适的装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