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解析:常见问题及解答
中级会计实务是会计人员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内容涵盖了会计理论、实务操作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中级会计实务重点章节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及其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问题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实务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
- 直线法: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平均分摊到其预计使用年限内。
- 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早期使用年限内分摊更多的折旧费用,后期逐年减少。
例如,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直线法下每年折旧额为20万元,而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额为40万元,第二年折旧额为24万元,以此类推。
问题二: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的计价方法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有重要影响,常见的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 先进先出法(FIFO):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出售,以购入成本作为存货的计价基础。
- 加权平均法:将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以计算存货的平均成本。
- 个别计价法:对每一项存货单独计价,适用于单价较高、易于辨认的存货。
例如,某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成本为10万元,随后以12万元的价格售出,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10万元。
问题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成本法、权益法和公允价值计量法。
- 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非发生减值。
- 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以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变动为基础,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 公允价值计量法: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例如,某企业对另一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万元,若采用成本法,则投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若采用权益法,则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变动进行调整。
问题四:收入确认的原则有哪些?
收入确认是会计实务中的关键环节,其原则包括收入已实现、收入已赚取、收入可计量等。
- 收入已实现:收入已实现是指收入已取得或能够取得,且收入已发生。
- 收入已赚取:收入已赚取是指收入已产生经济利益,且该利益可以可靠地计量。
- 收入可计量:收入可计量是指收入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
例如,某企业销售商品,已收到货款并交付商品,此时收入已实现、已赚取且可计量,可以确认收入。
问题五: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有哪些?
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
- 历史成本:金融工具以购买时的成本计量。
- 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以市场交易价格或其他可靠的市场信息计量。
例如,某企业购买了一项债券,初始成本为100万元,若该债券在市场上可交易,则其公允价值可能会高于或低于100万元,此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