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名称:中班科学活动——轮子来帮忙
课时:1课时
年级:中班
教学目标:
1. 了解轮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知道轮子可以减少摩擦,方便出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相互帮助。
教学重点:
1. 理解轮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 学会使用轮子进行简单的游戏。
教学难点:
1. 理解轮子可以减少摩擦,方便出行。
2. 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
1. 各种形状、大小的轮子若干。
2. 轮子的图片、视频。
3. 游戏道具:障碍物、小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出示轮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轮子的形状。
2.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轮子吗?轮子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内容
1. 教师讲解轮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引导幼儿了解轮子可以减少摩擦,方便出行。
2. 教师展示各种形状、大小的轮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轮子接力”游戏,让幼儿体验轮子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障碍物,让幼儿用轮子绕过障碍物,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协调能力。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旗传递”游戏,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总结
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轮子的认识。
2. 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关于轮子的奥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轮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通过游戏环节,让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