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的处理是为了达到环境保护和绿化标准,确保污水处理后的水质能够满足农业灌溉、绿化用水等要求。以下是生活污水处理的绿化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绿化标准要求COD的浓度应低于100mg/L。
2. 生化需氧量(BOD):BOD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气量。绿化标准要求BOD的浓度应低于30mg/L。
3. 悬浮物(SS):悬浮物是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绿化标准要求SS的浓度应低于50mg/L。
4. 氨氮(NH3-N):氨氮是水体中氨和铵盐的总和,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绿化标准要求氨氮的浓度应低于15mg/L。
5. 总磷(TP):总磷是水体中磷的总含量,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之一。绿化标准要求总磷的浓度应低于1mg/L。
6. 总氮(TN):总氮是水体中氮的总含量,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绿化标准要求总氮的浓度应低于20mg/L。
7. pH值:pH值表示水体的酸碱度。绿化标准要求pH值在6.5-8.5之间。
8. 重金属: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对植物生长和土壤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绿化标准要求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9. 病原体: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绿化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不得含有病原体。
为了达到这些绿化标准,生活污水处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预处理:去除污水中的大块固体物质,如砂、石、毛发等。
一级处理: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有机物等。
二级处理:通过生物处理方法,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深度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高级氧化工艺(AOP)等方法,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在处理过程中,还需定期监测水质,确保处理效果符合绿化标准。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