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消耗量确定,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和方法:
1. 定额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或地方的统一规定,结合行业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额编制依据。
2. 定额编制方法:
经验法:根据历史工程经验,结合类似工程的人工消耗情况,估算人工消耗量。
技术测定法:通过现场观测、技术测定,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劳动量等,确定人工消耗量。
统计分析法:收集和分析大量工程的人工消耗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人工消耗量。
3. 确定人工工种:
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所需的人工工种,如普通工、技术工、熟练工等。
4. 计算基本工作时间:
包括准备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
5. 确定人工消耗量:
基本人工消耗量:根据基本工作时间,结合各工种的工作效率,确定基本人工消耗量。
辅助人工消耗量:根据辅助工作时间,结合各工种的工作效率,确定辅助人工消耗量。
其他人工消耗量:根据其他工作时间,如休息、不可避免的中断等,确定其他人工消耗量。
6. 综合确定人工消耗量:
将基本人工消耗量、辅助人工消耗量和其他人工消耗量进行汇总,得到综合人工消耗量。
7. 调整人工消耗量: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人工消耗量进行适当调整,如考虑工程规模、施工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
8. 编制预算定额:
将确定的人工消耗量纳入预算定额,形成完整的人工消耗量标准。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定额编制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定额进行适当调整。
定期对定额进行修订,以适应工程实际需要。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预算定额中的人工消耗量。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