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来源于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国家标准: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等。这些标准中包含了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的编制原则和基本要求。
2. 行业标准: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细化和补充。
3. 地方标准:部分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同样是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特点进行编制。
4. 企业标准:一些大型企业或集团,根据自身项目管理需要,制定了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中的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主要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具体来说,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类别:根据工程性质、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将工程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2. 工程分部分项:将工程类别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土建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
3. 工程量计算规则:针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制定相应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以便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按照规则进行计算。
4. 定额编制: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包括定额项目、定额子目、定额基价等。
5. 定额编码:在定额编制过程中,为每个定额子目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以便于在工程量计算、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工程量计算清单定额编码是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这些编码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