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议登记常见疑问解析:了解异议登记的要点与流程
异议登记,是指在不动产权登记过程中,对于登记内容存在异议时,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的一种登记方式。以下是关于异议登记的常见疑问解析,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登记方式。
什么是异议登记?
异议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存在错误或争议时,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的一种登记方式。通过异议登记,可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防止他人侵犯其权利。
异议登记的流程是怎样的?
- 提出异议: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不动产登记机构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 审查核实:不动产登记机构对异议申请进行审查,核实异议事实。
- 登记异议:经审查核实,异议成立,不动产登记机构在登记簿上记载异议信息。
- 异议解除:异议登记事项解除后,不动产登记机构将异议信息从登记簿中删除。
异议登记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异议登记的有效期限为1年。在有效期内,异议登记事项不得撤销。如果异议登记事项在有效期内未解除,将自动转为异议判决登记。
异议登记后,如何解除?
异议登记解除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自行撤销异议登记申请。
- 异议登记事项经审查核实,不动产登记机构认为异议不成立,予以解除。
- 异议登记事项经诉讼或仲裁程序,判决或裁决异议登记事项不成立,予以解除。
异议登记是一种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登记方式。了解异议登记的相关流程和规定,有助于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