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谁知范叔寒”这个典故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事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的范雎,他原是魏国人,后来成为秦国的大臣。
典故的背景是这样的:范雎在魏国时,因为触怒了魏国的权贵,被迫逃亡。在逃亡途中,他来到了秦国,投奔了当时在秦国做客卿的郑安平。郑安平对范雎十分赏识,将他推荐给了秦昭王。
秦昭王见到范雎后,发现他才华横溢,便任命他为相国。范雎在秦国为相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然而,由于范雎在秦国内部树敌过多,最终被秦昭王所杀。
范雎在被秦昭王任命为相国之前,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逃亡生活。在这段日子里,他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有一天,范雎在雪地里行走,冻得瑟瑟发抖。这时,一位名叫王生的老人路过,看到范雎如此狼狈,便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了他。王生对范雎说:“风雪之中,谁会知道范叔如此寒冷呢?”这句话后来就成为了“风雪谁知范叔寒”的典故。
这个典故寓意着在困境中,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伸出援手。同时,也表达了范雎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