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字在古文中经常用作助词,常用于表达感叹、疑问或加强语气。以下是一些带有“兮”字的古文片段:
1. 《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九歌·东皇太一》屈原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3. 《九歌·湘水》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4. 《九歌·山鬼》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
5. 《九歌·国殇》屈原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6. 《九歌·河伯》屈原
“与女游兮江沅,流澹澹兮予与女同舟。”
7.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充耳?莹。”
9. 《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这些只是带有“兮”字的古文中的一小部分,实际上,古代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使用“兮”字的例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