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控制方法,主要用于建筑工地、基坑开挖等场合。下面简要介绍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的计算及如何套定额。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计算
1. 井点数量:根据基坑开挖面积、地下水位、降水深度等因素,确定所需井点的数量。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井点数量 = 基坑开挖面积 / 单个井点控制面积
2. 井点深度:根据地下水位和降水深度,确定井点深度。井点深度一般应大于地下水位深度,以确保降水效果。
3. 井点间距:根据井点数量和基坑开挖面积,确定井点间距。一般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井点间距 = 基坑开挖面积 / 井点数量
4. 井点工程量:根据井点数量、井点深度和井点间距,计算井点工程量。井点工程量主要包括井点安装、井点拆除、井点维护等。
5. 降水泵工程量:根据井点数量和降水深度,确定所需降水泵的数量和型号。计算降水泵工程量时,需考虑泵的流量、扬程等参数。
二、套定额
1. 确定定额: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额。一般可参考《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或《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等。
2. 确定定额子目:根据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量计算结果,确定定额子目。例如,井点安装、井点拆除、降水泵安装等。
3. 计算定额工程量:根据定额子目和工程量计算结果,计算定额工程量。
4. 查找定额单价:在定额中查找对应定额子目的单价。
5. 计算定额费用:将定额工程量与定额单价相乘,得到定额费用。
6. 计算其他费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算其他费用,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
7. 合计费用:将定额费用和其他费用相加,得到轻型井点降水法工程的总费用。
注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要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避免产生纠纷。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