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构造措施,它们的设计和设置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后浇带:
后浇带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沉降缝或温度缝等处。
设置时间通常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待主体结构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具体时间一般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但通常在主体结构养护28天左右,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
2. 膨胀加强带:
膨胀加强带主要用于抵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膨胀应力。
它通常设置在建筑物长度较大、温度变化较大的地方,如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等。
设置时间一般在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阶段,如主体结构封顶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进行。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
多层建筑: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通常在主体结构封顶后,混凝土养护28天左右设置。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时间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调整。
大跨度结构: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时间可能需要根据温度变化和结构特点进行详细计算和设计。
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设置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建议在施工前咨询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确保设置的时间和方式符合设计规范和工程要求。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