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经济类财政学专业通常会开设以下一些专业课,这些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财政理论、政策及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财政学原理:介绍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包括公共物品、税收、公共支出等。
2. 税收理论:研究税收的本质、职能、原则、体系和税收政策。
3. 公共支出管理:分析公共支出的原则、程序、效率和效果,包括投资支出、消费支出等。
4. 政府预算:探讨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以及政府预算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5. 财政政策分析:研究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包括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等。
6. 财政改革:分析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方向。
7. 国际财政学:研究不同国家财政制度的比较,以及国际财政合作与协调。
8. 区域财政:分析区域财政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9. 公共部门会计与审计:研究公共部门会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审计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
10. 社会保障财政: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财政政策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11. 政府债务管理:研究政府债务的种类、规模、结构和风险,以及债务管理政策。
12. 税收筹划与税收规避:分析税收筹划的原理、方法和风险,以及税收规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13. 环境财政学:研究环境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14. 财政学实证研究方法:介绍财政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计量经济学、统计分析等。
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可能因学校和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您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选择。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