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的:定更,一更,二更,三更...,都指的是几点?
一更:古时的晚上八点左右,被称为“定更”。在这个时间,打鼓报告初更的开始。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从晚上十点开始到晚上十二点,被称为二更。这个时间段相当于现在的21点到23点。三更:从午夜零点开始到凌晨两点,被称为三更。这个时间段相当于现在的23点到凌晨1点。四更:从凌晨两点开始到凌晨四点,被称为四更。
古人的一更相当于现在的19点到21点;二更是21点到23点 ;三更是23点到凌晨1点;四更是1点到3点;五更是3点到5点。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
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这样就知道一更是多少天了。盛夏时节,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三伏是初伏(头伏)、中伏(二伏)、末伏(三伏)的总称。
古代“五更”是哪“五更”,分别对应什么时间?
1、五更时分,大约凌晨三点到五点,被称为平旦。这是夜晚与清晨的交替之际,鸡鸣声起,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醒来,开始新的一天。这个时段对应现代的3点到5点。在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钟表,依靠打更人敲击铜锣来提示时间。一更的铜锣声意味着工作和学习应告一段落,准备回家休息。
2、古代“五更”分别对应以下五个时间段:一更:对应现代时间的1921点,被称为黄昏或日夕。此时黄昏已至,天色渐暗,人们还在活动,夜晚还未完全降临。二更:对应现代时间的2123点,被称为人定。夜色已深,人们开始休息,夜晚的宁静开始显现。
3、“更点”指的是古代对夜晚时段的称呼,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古代更时分别是那几个时候!比如五更是指何时?
1、五更:指的是晚上7点到9点为戌时,9点到11点为亥时,这两个时辰合称为五更。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期已有,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2、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分别对应的是夜晚的五个时间段。一更指的是黄昏时分,大约是从傍晚19点到21点之间。此时天色逐渐暗下,人们开始准备结束一天的活动,进入夜晚的生活。二更则是夜晚的开始,时间大约在晚上21点到23点之间。这个时候,夜色深沉,人们开始安静休息,准备进入睡眠状态。
3、五更:凌晨三点到五点,称为寅时,也可以称为黎明。
4、“更点”指的是古代对夜晚时段的称呼,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5、也是夜晚最为黑暗的时刻。四更时分,大约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被称为鸡鸣。尽管夜色已深,但仍有夜行的人,这个时段也可能是一些不法之徒活动的时候。五更时分,大约在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被称为平旦。这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鸡鸣声起,人们开始从睡梦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天。
6、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