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留样制度标准解读: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
食堂留样制度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追溯问题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下是关于食堂留样制度的几个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什么是食堂留样制度?
食堂留样制度是指餐饮服务单位对提供的食品进行抽样,并在规定时间内保留一定量的样品,以备后续食品安全检测和问题追溯。这一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
2. 食堂留样需要保留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堂留样应当保留48小时。特殊情况下,如食品需要进一步检验,留样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72小时。
3. 食堂留样的样品数量有何要求?
食堂留样的样品数量应当足以代表同一批次的食品。通常情况下,留样量不少于每份食品的50克,且每餐留样总量不少于200克。对于易变质、易污染的食品,留样量可适当增加。
4. 食堂留样的样品如何保存?
食堂留样的样品应当保存在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留样柜中,保持原包装或使用清洁容器进行包装。样品应保持原有的温度、湿度等条件,防止样品变质。
5. 食堂留样的记录有哪些要求?
食堂留样的记录应包括留样食品的名称、数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等信息。记录应完整、准确,便于查阅和追溯。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