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置《沉降观测点》通常在以下几个阶段:
1. 基础施工阶段:这是设置沉降观测点最重要的阶段。在开始挖掘基础坑槽、进行地基处理或施工桩基之后,都需要立即设置沉降观测点。
2.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或重量后,需要继续设置沉降观测点,以监测结构稳定性和地基沉降情况。
3. 装修施工阶段:装修施工完成后,建筑物的整体重量达到最大,此时设置沉降观测点可以进一步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4. 特殊地质条件:如果建筑物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如软土地基、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则需要从施工开始就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持续监测。
5. 关键施工节点:在施工过程中,如地下室开挖、地下室结构施工、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等关键节点,都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点。
6. 工程验收阶段:在工程即将竣工前,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点,以确保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地基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功能。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